6月28日,宇通重工品牌焕新暨2025年夏季新品发布会举行,不仅推出了覆盖环卫、矿卡、重装三大核心品类的七款新品,更以“新能源、高效、智能”的全新战略形象,将“为绿色智慧作业”这一前瞻性价值主张提升至新的维度,向着新能源作业设备引领者的目标加速迈进。
当下,“双碳”目标已从国家战略蓝图加速落地为各行各业的行动指南。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如何把握“双碳”机遇?作业设备行业产业链协同存在的发展瓶颈又该如何突破?
“不断出台的政策法规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行业设施新能源化。”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会长李建友说,随着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法规持续趋严,28省市划定高排放设备禁行区,北京、上海等核心城市要求新增工程机械设备新能源占比超过35%,新能源渗透率不断的提高。“港口、矿山、城市建设、市政环卫等核心应用场景,对高效、零排放作业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。”
从市场响应来看,新能源机械正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强劲引擎。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,新能源环卫车辆1—5月份累计销售4837台,同比增长74.6%,电动矿卡销售848台,同比增长178.9%;电动装载机销售10904台,同比增长207.7%。其他新能源工程机械,如强夯、旋挖钻、挖掘机、起重机、推土机、混凝土机械等产品,行业需求总量和运营时长也显著提升。
而作业应用场景之复杂、工况之严苛,也成了新能源化必须攻克的挑战。吐鲁番的高温、漠河的极寒、青藏高原的低氧、沿海地区的高腐蚀等极端场景,不仅对新能源设备的专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,三电成本高,电池使用寿命与工程机械设计寿命不匹配,不同设备的功能属性、功率需求、作业循环天差地别,更是让通用化的新能源方案难以应对。
宇通重工用全新的高度专业化定制解决方案回应痛点,不仅发布了针对细分场景的环卫设备、矿卡、桥梁检验测试车等新品,更将业务拓展至增程式压裂车、纯电动港口轮胎起重机等全新品类,让绿色智慧作业场景的“宇通方案”提升至新的维度。
8吨环卫压缩车,能进入狭窄、限高的地下车库收运生活垃圾,私家车可进入范围,均可畅通无阻,让绿色智慧清洁触达生活的“最后一公里”;12吨纯电扫路车,为行业该吨位首款电驱桥产品,采用行业首创风机箱体集成技术,行业独有基于电池的智能热管理技术和电池系统24小时监控技术,让能耗大大降低的同时,作业效果更加好,更安全。
第三代纯电动矿卡,采用加强型能量回收系统、三代智能热管理系统、行业首个PB级存储+亿万级高性能计算智能网联云平台,能耗较行业节省20%以上,是名副其实的矿山运输“重载绿巨人”。
进一步延伸桥梁检验测试细分场景,创造性推出“三不超”桥梁检验测试车,施工不占行车道,搭载国际一流平衡阀为安全护航;“斜拉索”产品则打破了检测斜拉索桥工况与高效率无法兼得的限制。
值得关注的是,宇通重工再次跳出了自己的“舒适区”,探索全新领域。应用于石油开采全新场景的增程式压裂车,搭载分布式增程器、多电机直驱动力端,可结合工况实现分布式控制,匹配智能数字化管理,达到更优的能耗,引领油田作业绿色变革。基于港口场景深度应用开发的纯电动港口轮胎起重机,以电机直驱系统颠覆传统驱动模式,全作业流程零碳排放、低噪音,可支持三枪充电,1小时充满,为绿色港口的全天候高效运转提供较为可靠保障。
从喧嚣的城市街巷到无人的矿山深处,从繁忙的货运港口到宽阔的公路桥梁……宇通重工正以“长期主义”为锚,将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基因深度植入作业场景的进化图谱。
秉持长期主义的理念,并将之转化为具体行动的背后,是宇通重工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的持续投入——每年研发投入保持在营业收入的5%,建立了7个国家级、27个省级创新平台,参与制订、修订国家、行业标准280项,累计取得授权专利4316件,居行业首位。
目前,宇通重工已将积累的成熟三电和智能网联技术延伸至环卫设备、矿用装备和工程机械等多元场景,并实现了多项行业首创。2014年,宇通重工推出行业首台新能源环卫车;2018年,推出第一款宇通纯电矿用车,开启了中国新能源矿卡时代;2020年,率先研制了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,推出全球首款电机直驱的电动旋挖钻;2021年,推出首台L4级无人驾驶环卫车、行业首台氢燃料环卫车、全球首台增程式电动旋挖钻机;2023年,打造了行业首个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批量应用项目……
基于“以创新驱动作业场景更绿色、更高效、更智能,让人居环境更美好”的品牌使命,依托行业领先的商用车软硬件一体化电动专属平台睿控E平台、安睿通智能车云服务平台,宇通重工将持续聚焦新能源与智能化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,辅以“宇⁺直服”商用车全场景高效运营服务,致力于成为推动各行业作业方式向绿色化、高效化、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。
未来作业设备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如何?李建友认为将是大型化、专业化、智能化、新能源化、服务化五种趋势深层次地融合:大型化与新能源化加速协同,新能源动力突破传统动力瓶颈,但也大幅度的提高技术壁垒;专业化定制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,倒逼企业深耕细分场景;智能化深度赋能作业设备智能管理、作业协同和预测性维护,这些趋势正推动行业从“单机竞争”转向“技术—生态—服务”的全维度比拼。“面对变革,企业需从战略布局、研发技术、产业链协同、商业模式创新等多维度构建系统性能力,同时结合行业前沿实践与政策导向进行破局。”
“任何一个产业的进步和革命,从来不是某一项技术或某个企业能做到的。”宇通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红伟介绍,宇通正是有了宁德时代、亿华通、易控智驾、文远知行等“顶级朋友圈”,以及“实力大家族”——深澜动力等通过自研建立起的零部件产业链企业,才能用全维生态,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陈红伟表示,宇通重工将持续创新,不断推出新能源产品,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革新,重新定义绿色智慧作业的边界,以更优质的“宇通方案”,为绿色智慧作业注入新动能。
发布会上,宇通重工还与多家战略合作伙伴举行签约仪式,涵盖环卫、矿卡、重装三大业务板块,一同推动新能源作业设备的普及应用。
“新能源化是一场涵盖技术革新、产业链重构与商业模式再造的系统工程。”李建友说:“希望全行业可以强化技术开放共享,建立三电等关键性技术联合攻关体,同时深化场景创新,共建绿色产业生态。”